首页 >> 新闻中心 >>雷锋快报 >> 孔得发:三代人的坚守 把美德写成家风
详细内容

孔得发:三代人的坚守 把美德写成家风

时间:2025-11-10     作者:永城妇联【转载】   阅读

webwxgetmsgimg(2).jpg

当“最美家庭”的奖牌擦拭如新,“河南好人”的掌声仍在耳畔,有这样一家人,从未把荣誉当作终点。他们带着这份认可走进社区校园、乡村街巷、养老院舍,让“榜样之光”从表彰台照进无数普通人的日常——这就是“河南好人”孔得发与他的家庭,在永城这片崇德向善的土地上,用三代人半个世纪的爱心接力,把“善”字刻进家风,让温暖在中原大地生根发芽。

“诚信是企业的命脉,更是做人的根本。”这是孔得发创业以来始终坚守的准则。从商多年,他从不因利益动摇诚信底线,对待客户一诺千金,对待合作伙伴坦诚相待,不仅赢得了市场的认可,更成为行业内公认的“诚信标杆”。而这份坚守,也为他的公益之路奠定了坚实基础——他常说:“财富源于社会,理应用于社会。”正是抱着这样的信念,他将“谢谢你”作为企业名称,时刻提醒自己与家人:要常怀感恩之心,常行助人之举。

自2013年接过父亲的公益接力棒,孔得发的爱心足迹便遍布河南的山山水水。在助学路上,他资助永城困难学子圆大学梦,为商丘、永城四所小学捐赠书籍、报刊与被褥,让知识的光芒照亮困境儿童的未来;在反哺家乡中,他2021年为永城孔湾村捐赠太阳能路灯,让漆黑的乡村小路亮起“希望之光”,2022年又第一时间为家乡疫情防控捐赠物资,与乡亲们共克时艰;在助老助残领域,他走进郑州“爱心粥屋”为老人盛粥送餐,在重阳节送上手工水饺,定向捐赠善款帮扶特殊儿童,还助力百名残友参与郑开马拉松,用“爱心营养包”传递温暖与力量。

十余年间,从豫南漯河、信阳到豫北新乡、安阳,从豫东开封、商丘到豫西洛阳伊川洛宁,孔得发的公益行动从未停歇。截至目前,他累计向社会捐款捐物超两百万元,参与的助老助残、助困助学活动不计其数。但他始终谦逊:“我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能帮一个是一个,能做一件是一件。”

这份善意,早已融入孔家的家风,成为三代人共同的坚守。孔得发的父亲是一名老党员,38年前便捐资修缮孔湾村小学校舍,是十里八乡公认的“大善人”;如今,孔得发与妻子谢瑞英形影不离,无论是寒冬里为32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送“温暖礼包”,还是联合永城市妇联、市义工联开展“把爱带回家”活动,夫妻俩总是携手同行,用默契与温情传递关爱;更令人动容的是,他们的一双儿女也早早接过了爱心接力棒——女儿孔唯一用零花钱定制寻子头像摆件助力公益,向白血病患者捐款,儿子孔梓岳跟着父母走访困难家庭,兄妹俩常说:“要像爷爷和爸爸一样,把好事一直做下去。”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容易,一家人坚持做好事难,三代人半个世纪传承善举更难。孔得发家庭的坚守,不仅温暖了无数人,更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河南省最美家庭”“扶残助残先进个人”“河南省第三届“孝贤之星”“永城慈善奖”……一项项荣誉背后,是他们用行动书写的“大爱篇章”。2025年2月,孔得发荣登“河南好人榜”,在郑州举行的先进事迹发布会上,他的故事让更多人看到:榜样不在远方,就在身边;善意无需惊天动地,平凡的坚守更显珍贵。

如今,孔得发仍在公益路上步履不停。今年国庆中秋双节,他又带着家人走访5个困难家庭;重阳节,他为近200名老人、残障人士和环卫工人送去手工水饺;他还发起“谢谢你·感恩行”爱心公益团队,带动更多人加入助老助残行列,用团队力量放大善意。他常说:“个人的力量有限,但只要更多人伸出手,就能聚起温暖的光。”

从父亲的“捐资建校”到孔得发的“爱心满中原”,再到儿女的“传承善举”,孔家三代人的故事,是永城大地“好人精神”的生动缩影。他们用诚信立身,用善意传家,更用坚守证明:榜样的力量,能点燃更多人心中的善念;家风的传承,能让温暖在时光里永续。而这份力量,终将激励更多人向善而行,让“河南好人”的光芒,照亮中原大地的每一个角落。(程彩云)


编辑:蒋国辉

责编:曹道伟

审校:李全胜

值班:任安广


webwxgetmsgimg(27).jpg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