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难忘援非好时光时间:2025-10-14 “每次翻到这些照片,卢萨卡的晨光、患者的笑容就会浮现在眼前。”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医生王锋指尖划过手机里的影像,将记忆拉回援赞比亚的14个月。昨日,他向记者谈起与泌尿外科叶纪伟、麻醉科李庆丰组成的医疗小组圆满完成第25批援赞的经历,依然激动不已。这段跨越万里的行医经历,已经成为三人从医生涯中最珍贵的篇章。 临危受命,在匮乏中创造生机 2024年4月,带着“不畏艰苦、大爱无疆”的誓言,三位医生抵达赞比亚援助医院,现实挑战远超预期:放射设备老旧频繁故障,手术器械型号不全,麻醉监测设备严重不足,断水断电更是家常便饭。但他们没有退缩,迅速用专业能力打开局面。 王锋在CT未到位的日子里,仅凭DR平片练就“火眼金睛”,精准诊断出当地首例前列腺癌骨转移病例,被同事称为“移动CT”。叶纪伟不仅为赞比亚前总统夫人成功实施泌尿系结石手术,更在2024年12月独挑大梁,历时3小时完成援助医院首例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填补了当地技术空白。最令人揪心的是李庆丰救治新生儿的经历:一名出生仅72小时的婴儿需做上肢坏死切除术,因无微量泵,他全程半蹲手动控制麻醉剂量,最终“创造生命奇迹”。 “在赞比亚,每台常规手术都是硬仗。”叶纪伟回忆,一次手术中突发器械短缺,他只能用现有工具改良操作,“看到患者转危为安,所有疲惫都烟消云散。” 薪火相传,留下“带不走的医疗队” “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这是三位医生的共识。他们利用工作间隙,把临床经验转化为实用课程,组织学术讲座、病例讨论,手把手带教当地医护人员。王锋整理出《DR平片诊断图谱》,用通俗语言讲解疑难病例;叶纪伟专门挑选有潜力的当地医生,从基础操作到复杂手术逐步指导;李庆丰则编写了《简易麻醉操作指南》,解决设备不足时的应急问题。 当地医生姆瓦纳在送别时动情地说:“中国医生不仅治好我们的病人,更教会我们治病的方法。”这种技术传承,让“带不走的医疗队”从承诺变为现实。 情谊跨越山海,初心始终滚烫 14个月里,400多个日夜,医患间的温情故事每天都在发生。有患者步行几十公里只为送一把自家种的玉米,有康复的孩子画下“中国医生”画像贴在诊室墙上,还有在赞华人华侨遇到急症时,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找南阳二院的医生求助。 当2025年7月踏上归途,三位医生收到了中国驻赞比亚使馆的感谢信,更带着当地民众的满满祝福。 “这段经历让我读懂了‘医者仁心’的重量。”李庆丰说,那些在赞比亚的日夜里,我们用医术守护生命、用温情连接心灵的时光,终将成为心中永不褪色的记忆。(郭启朝) 编辑:蒋国辉 责编:李全胜 值班:任安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