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
  • 金戈铁马谱人生 初心再绽新时代 ——中国雷锋报社工作人员走访巩义老英雄田又生

    中国雷锋报郑州讯(吴文广 彭章华 张庆灵 )在我们伟大祖国的历史长河中,孕育着无数令人瞩目的英雄和感人至深的故事,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激励我们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红色血脉是中国共产党政治本色的集中体现,是新时代中华儿女勇圆中国梦的力量源泉。为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弘扬新时代的雷锋精神,鼓舞斗志、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砥砺品格。11月7日,中国雷锋报社郑州雷锋服务站部分工作人员走访了位于巩义市年近百岁的革命老英雄田又生。在中国雷锋报副社长李全胜的带领下,中国雷锋报郑州雷锋服务站站长贾永

  • 我的名字叫“雷锋”第十章(长篇连载)

    第十章 果树剪枝 (上)三中队后山上住着几户大泗水村的农家。由于正门有哨位把守,三中队的战士们都喜欢闲暇时跑到后山转着玩儿。光付跟着战友们闲逛的时候,经常跑到老百姓家地里查看他们种的蔬菜。那天傍晚,他正低着头,哈着腰在地里头瞅着,一个四十多岁,拄着拐杖的中年男子站在了地边上,冲着他问道:这小兵,你瞅啥呢?光付直起腰,看看中年男人,又看看他身后站着的那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认出他是附近的农户郭俊明,就冲着中年男子噗嗤一声笑了出来:没事啊叔叔,这是你们家地呀?我们中队自己种的那些菜,长势不好,长不

  • 我的名字叫“雷锋”第九章(长篇连载)

    第九章 鱼塘轶事 (上)刘冬冬身体康复后没多久,就跟着几个班的部分战士们出早操了。光付担心他受凉犯病,就关心地问:刘班长,早上有点冷,你还没有好利索,要不,你回去吧。 刘冬冬说:没事。我和你们一起跑到前面那个山头吧。 张光付来到三中队之前,战士们除了队列训练,并不怎么跑操。光付过来不久,由于不舍得放弃在一中队训练时养成的习惯,就带着战士们跑。开始的时候,跟着他跑早操的人很少,仅有的几个也都坚持不下来。两个月后,绝大多数战友都爱上了早操。因为锻炼的时间短,很多战士跑得并不快。 尽管这样,

  • 我的名字叫“雷锋”第八章(长篇连载)

    第八章 ☆ 战友深情 (上)为了彻底稳住张光付,李珈琦私下里找到刘冬冬,交代他说:你和张光付都是从一中队来的,你要把这层关系利用好。平时没事的时候,你要多关心他,多和他谈谈心。刘冬冬性格直爽,李珈琦交代给他的话,第二天他就执行了。 那一天,他有事请假外出,回来的时候,给战友们——确切说来,是给张光付——买了一大包水果。 他上二楼一班寝室找光付的时候,瞅见他正在别人班级里闲着唠嗑儿,就走进这个班级,从在场的战士中间,喊出一个比较机灵的战士,让他给在场的几个战友分一分。他注意到,光

  • 我的名字叫“雷锋”第七章(长篇连载)

    第七章 李珈琦的队伍 吃早饭的时候,望着菜碟子里每餐少不了的白菜叶子,光付想起早晨在菜地看到的那些成片的没有浇上水的白菜,越看越来气,于是,他就给身边的刘洛说:那些白菜是真的缺乏营养! 占住你的嘴吧。刘洛夹起一撮白菜叶子,迅速地搁进光付的碗里,尝尝这没有营养的白菜叶子,好吃不好吃。 刘洛的话引起满桌子的哄笑。但李珈琦没有笑。他也是农村人,他的老家四川省营山县是一个种植蔬菜品种非常多的地方。他知道手下这些大多来自城市的战士们,干活儿没有经验,也受不了种地的苦。他们浇地图快,只浇表面,每天就像老鼠躲

  • 我的名字叫“雷锋”第六章(长篇连载)

    第六章思想斗争三中队四个建制班,20多名战士,分前后两个院。前院负责种植,后院负责养殖。张光付初来咋到,为了安住他的心,李珈琦有意避开了后院脏乱的环境,安排他担任前院的种植任务。 此刻,光付的这几个老乡,分别事先领到了李珈琦分配给他们的说客 任务。李珈琦给他们鼓气说:一次不行,就天天给他做工作。 按照顺序,刘洛先上:别白费劲了,你回不去了,安心在这儿干吧。在这儿不也挺好么,就干农活儿累点儿,也不用像别的中队那样上岗和训练。对不? 光付听了,不以为然地说:肯定不对呀!我来当兵,不就是为了训练吗? 几个人

  • 我的名字叫“雷锋”第五章(长篇连载)

    第五章生产中队1977年出生的李珈琦,整整大了张光付十岁,也先于张光付整整十年入伍。他在抚顺支队一大队工作近四年后,考入了沈阳武警指挥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抚顺支队监狱中队担任排长,后又到机关后勤处任给养助理工作。张光付2005年底入伍的时候,李珈琦正式调入一大队三中队任中队长。 三中队是抚顺支队的生产单位,在建制上是后勤单位,归支队后勤处管,负责供给全支队近一半的伙食和副食。李珈琦刚调到那里的时候,看到那里管理松散,兵员素质差,一些年轻士兵的身材都走了样,有些忧心忡忡。那里的一些官兵就给他反映说:大家种

  • 我的名字叫“雷锋”第四章(长篇连载)

    第四章 班长朱勤永朱勤永的话,光付似乎听懂了,也似乎没有全部弄明白。虽然他无从彻底消化班长的话,但他能感觉到班长的好心,感觉到班长对人生的态度和看法,确实比他站得高,看得远,也比他看得准,看得明白。但他仍然想顺着自己的心。 2006 年 6 月 17 日,一个休息日。早饭过后,正要去训练的张光付,看到班长拿起了一把大剪刀,跑去修剪营区周围的树墙和树球,就放弃了训练,主动来到朱勤永的身边。 班长对他说:今天休息,你要是不想训练,那也想干嘛就去干嘛吧。 光付朝班长笑笑,一连嗯嗯了几声:以前没有注意到这些花草。跟

seo seo